善恶有报的现象

  • 编号:
  • 作者:蔡伟忠
  • 发表时间:
  • 字数:
  • 摘要:

本节主要阐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象的普遍、必然存在。

文章内容朗读

(一)善恶有报的现象

环顾四周、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个人获得好的发展、家族子孙兴旺发达的往往都是行善积德的人,而心术不正、为非作歹、不讲信义的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子息繁衍也往往较少且都大多贫苦破败并被边缘化于社会最后销声匿迹。远如古公亶父、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家族,开盛世、兴德道、施仁政、制礼教、封圣裔,勤政爱民,人神共钦,终享国祚八百多年,子孙兴盛占中国目前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数据参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01/21/276037_812599249.shtml)。还有自古以来德行高深、德才双馨的人,往往都是得到极大的福报的,都能福禄寿全且儿孙满堂、代代昌盛。比如唐代名将郭子仪,力挽狂澜平定叛乱、团结各族,挽救社稷、万民于危难,且为人处世也非常高超,被君上、同僚、家人和社会各界都广泛认可,获得了洪福齐天、善始善终的完美人生,且子孙满堂并绵延昌盛。还有宋代名臣范仲淹,济世安民、定国安邦、行善积德,子孙后代一直繁荣昌盛至今。这些口碑较好的官员往往后代昌盛,并非他们攫取很多财富让很多代人衣食无忧、多生多育,而是他们为民谋福利积德很大福荫了子孙,让子孙发展顺利生活富足早婚早生多生,以及总是能诞生一些贤能的子孙让宗族更加昌盛。而反观那些暴君、战犯,都最终都身败名裂,子息也稀缈凋零(包括近代二战战犯和暴君们也都如此),还有有失道义、为非作歹者往往都会没有好下场,比如漠视生命杀人如麻的白起和背信弃义骗取对方投降又杀之李广,也分别落得被赐死和功败垂成最后自杀的下场,以及获取不义之财、巧取豪夺财富者也往往很快会由于自身或家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或遭受灾难、重病把获得的财富败完,比如李鸿章、王占元、盛宣怀都通过权力甚至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攫取了巨大财富,但结果都出了败家儿孙而快速把家产败光。

再看各地,那些人丁兴旺、家大业大的宗族,也基本都是行善积德比较多的家族,而一个宗族里面有多个房头分支,一般也总是相比更加慈善厚道那一支发展最好、人丁最旺,而那些不正道的、凶蛮不讲理的家庭最后都被社群边缘化并家业越来越小人丁越来越稀少。在农村有一个现象,就是大的村庄往往有很多贤良孝道的人,他们的善举使得村庄更加鼎盛,而小村庄则经常出一些性格乖张戾气的人,并因此影响发展,增加婚娶难度,经济和人口发展更慢。

还有行善积德风气比较好的地区发展都比较好,而人口素质差很多人做事没底线的地区都发展很差,比如美国的很多人都很有社会责任感和很好的从善精神,经常有人大比例捐赠财产给公益事业,还有欧洲很多国家整个社会风气也比较悲天悯人注重救济贫困者,甚至也非常爱护动物(比如之前去过奥地利听说他们有个习惯就是冬天会经常扔食物在雪地里给鸟吃,以及还有看过一个报道说丹麦政府耗资上千万跟马戏团赎买4头大象放到动物园让其免受奴役而可安享晚年),这些行为都可谓心地善良让人赞神钦,也因此成为他们获得好的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原因之一。而那些人与人之间充满盘剥、坑骗、强夺,弱肉强食,以及过渡劳役、虐待折磨动物的地区(如东南亚森林里虐待大象做拉木头苦役),往往处处怨声载道,人人心气郁结,多年总是贫苦一直发展不起来,甚至风不调雨不顺自然灾害频仍。

可以说,既行一善必得一报,每行一恶也必有一报,从来不会有差池。天地造化,也都是有缘由的。

中国俗话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是有道理和真实存在的。以及俗话说的“出来混迟早要还”、“天道轮回,苍天不曾饶过谁”、“多行不义必自毙”也都是一直很灵验的。还有潮汕俗话“天地补忠厚”,“老实终久在,积恶无久耐”,“弯骞总久穷,白直食唔尽”,也都是对善恶有报现象的反映和总结。

摘录参考内容《科学家惊人发现:善恶有报是真正的科学》

 

善恶报应:

善恶有报,不曾差池;

一切报应,心力所致。

行善利他,获谢获赞;

祝愿助推,无往不利;

人神共钦,福报绵绵。

为恶害人,被恨被责;

仇气相随,必生灾厄;

千夫所指,不病自毙。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